1. <bdo id="9u30u"><address id="9u30u"><big id="9u30u"></big></address></bdo>
            <option id="9u30u"></option>
            <track id="9u30u"><source id="9u30u"></source></track>

            “黨建+”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項目黨小組”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2-11-08 11:24   來源:修文頻道  

              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推動鄉村振興的路上,近年來,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堅持黨建引領發展,積極探索“黨建+”融合發展模式,組建了客棧黨小組、產業黨小組、三變黨小組,把黨小組建在項目上,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旅游、韭黃種植、宜機化農田建設等,以農助旅、以旅興農,走出了一條興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的發展之路。

              盤活資源不斷豐富旅游業態

              11月2日,趁著秋日暖陽,不少游人來到大木村金葉廣場,在樹齡400余年的古銀杏樹下拍照打卡。

              在這個集紅色文化、布依文化、農耕文化為一體的村寨,古樹、客棧已成為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資源。

              大木村曾是一個窮困、封閉的山村,雖有紅色文化,但村民發展意識不強、基礎設施落后,村民多以在家務農或外出打工維持生活。

              窮則思變。大木村村主任李政忠曾在外打拼多年,2011年回鄉帶頭發展旅游業,自掏腰包挖建人工湖,同時積極帶領村干部上門給村民講政策、講思路、謀發展,“鄉村旅游”一詞逐漸被村民知曉。

              “此后,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大木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旅游規模不斷擴大,業態不斷豐富。”六屯鎮黨委書記張莉說,大木村村支“兩委”結合本村的文化特色以及涼爽的氣候資源,開始謀劃“黨建+旅游”發展。

              2017年,該村組建12家客棧接待游客,其中有8家由黨員組建和經營。為了更好地規范客棧服務,大木村還組織了8家客棧的黨員成立了客棧黨小組,同時組建黨員服務小分隊,帶頭發展鄉村旅游。

              客棧黨小組帶領發展的模式迅速激活了大木村發展鄉村旅游的“一池春水”。

              一方面,大木村不斷改善生活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成和完善了金葉湖、紅軍文化廣場、篝火廣場、銀杏廣場等;另一方面,大木村每年還邀請旅游學院老師進村開展餐飲服務、酒店管理等技能培訓,提升黨員、客棧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黨小組成員積極協助村支“兩委”化解矛盾糾紛、參與治安巡邏、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在黨小組的牽線搭橋下,村民發展鄉村旅游的勁頭越來越強。

              如今,走在大木村,民宿、農家樂隨處可見,村里的客棧達到了15家,可提供1000張床位,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截至9月,大木村今年已接待游客18萬余人次,綜合旅游收入達600余萬元。

              “三個一千畝”拓寬特色產業路

              在吃上“旅游飯”的同時,大木村村干部還意識到本村農業資源豐富,以此為基石,選準特色產業,以特色農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是必由之路。

              “我們村土地和荒山多,村里大部分是坡耕地,以前主要以種植玉米、白菜等傳統農作物為主,經濟效益不高,沒有形成產業,也沒有優勢。”大木村黨支部副書記李福貴說。2021年,大木村開始在土地上做文章——成立產業黨小組,謀劃發展特色農業,致力于將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讓昔日的荒地變成村民的致富“寶地”。

              韭黃種植就是該村發展的特色農業之一。

              深秋時節,樹木開始凋零,而大木村韭黃基地的韭黃卻墨綠依舊,共1000余畝的韭黃分布于大木村近8公里鄉道兩旁,將田野裝點得生機盎然。

              李福貴說,為發展韭黃種植,大木村村干部、產業黨小組成員前往浙江、上海等地的菜市場、小區進行市場調查,并到普定進行學習,最終引進國家級龍頭企業貴州民投集團發展韭黃種植。“通過調查發現,江浙滬區域對貴州韭黃的需求很大,大家都是一捆捆買回家,市場很廣闊。”李福貴說,這增強了他們發展的信心。

              “去年11月公司開始種植,村民在基地里務工學習種植技術,看到韭黃長得好,也覺得發展有望,于是今年3月我們帶著村民又種了500畝。收割后,我們村的韭黃將銷往廣東、上海、重慶等地,現在村集體、引進的企業已經和外省的市場主體簽了訂單,每年至少供應3000噸韭黃,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李福貴說。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以“糧果菜”為產業發展靶心,以“龍頭企業+村集體+家庭農場”的產業發展道路為方向,以產業黨小組為引領,大木村不僅發展了韭黃一千畝,還發展了獼猴桃一千畝、林下食用菌一千畝。“‘三個一千畝’綜合起來,預計明年收入達8000萬元以上,村民每人有2萬元左右的收入。”李福貴說。

              宜機化改造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深秋,站在大木村小木組的馬路上,看著開闊平整連片的耕地已種滿油菜,羅永金滿臉幸福的樣子。“這些田土原本都是‘巴掌地’,耕種不方便,收益也很低,加上村里年輕人出去務工的多,勞動力少,田地逐漸被閑置,不是長草就是長樹,今年我們村里進行宜機化改造才改成這樣。”

              羅永金所說的宜機化改造是大木村今年3月實施的項目,主要是將不規則田塊改造成連通的田塊、將陡坡改為緩坡,改造后,中大型農機能夠進田耕種。在宜機化項目上,羅永金出了不少力。

              羅永金是一名擁有9年黨齡的黨員,也是大木村產業黨小組的成員。產業黨小組的職責就是要在產業發展上起帶頭作用,發動村民參與發展。為此,羅永金主動承擔責任,向村民講解宜機化的好處。

              “是真的改還是假改?田地流轉出去后要是改不好,那不就廢了嗎。”

              “這次村里是下了決心的,有省農業農村廳做指導和支持,改不壞。而且大家不用出一分錢,每畝地每年還會得到300塊流轉費。”

              “都要改哪些東西???要改成什么樣?”

              “要把小田改為大田,還要給我們修機耕道、修水池,以后田里的稻谷熟了,用機器就能收,用車就能拉回家,不用一袋袋地扛了。”

              “修道路肯定要占用田地,怎么算呢?”

              “這個不用擔心,我家的5畝地都流轉了出來,到時會丈量清楚的,誰家的地被占了,占了多少我們都會記錄,到時通過其他方式補給你們。”

              ……

              羅永金介紹,為發動村民流轉田地參與宜機化項目,大木村召集村民開了兩次會,都是在他家進行,村民原本對于宜機化改造還有疑慮,但在產業黨小組的解釋和帶動下,都統一將土地流轉了出來。“不同意的多數都是老人,他們對土地有感情,怕改不好,于是我和小組成員就耐心向他們解釋,還打電話給在外面工作的年輕人,請他們來做老人的工作。為了讓村民放心,我們產業黨小組的成員做起了承包人,看到是村里人承包,大家也放心了。”羅永金說。

              黨員沖鋒在前,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給群眾吃下了定心丸。今年3月,不到十天,小木組88戶農戶全部流轉土地,6月初,2000多塊“巴掌地”改造成235塊“連片田”,共建成宜機化農田329畝。

              宜機化改造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我們一邊改造一邊種植,今年6月種下的水稻實現了豐收。我自己承包了50畝,畝產最高超過1000斤,共收了5萬多斤。”羅永金說,項目改造中修建了長達4.8公里的機耕道,農機進入田里,栽種、收割全程機械化。“以前一畝地的稻谷需要5個人割一天才能收完,現在農機作業最多半小時就搞定了。”

              如今,把黨小組建在項目上、產業上的大木村,已形成“支部主推、公司主抓、村民主動參與”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大木村依托鄉村旅游、特色產業,已凝聚起一批興業創業人才,全村共有黨員84人,其中30多名黨員服務在客棧發展、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各個環節。

              “以黨小組為骨干帶動發展,我們村現如今返鄉創業、返鄉務工的人越來越多。經統計,2017年,村里有1300多人外出務工,今年已經降至800余人,已有400多人返鄉參與發展。鄉村振興的路上,我們的隊伍越來越狀大、發展也越來越有底氣了。”李福貴說。

              ■記者手記

              2021年,記者曾多次到過大木村采訪避暑旅游、紅色旅游,今秋再次探訪,所聞所見依舊讓人耳目一新。

              今年,大木村除了鄉村旅游一如既往火熱外,一千畝韭黃、一千畝林下菌、一千畝獼猴桃“三個一千畝”的規模發展,不由得讓記者感嘆該村的活力,宜機化項目的改造更展現了大木村不斷向農業現代化進發的進程。

              一個個項目的成功,究其原因,背后所呈現的是大木村堅持走群眾路線,強化黨建引領,筑牢鄉村振興“壓艙石”的成果。

              黨建興則事業興,黨建強則發展強。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大木村黨建工作扎實且符合實際——

              產業興旺上,黨支部主抓、企業主導、村民主動,產業發展人人參與。

              生態宜居上,堅持黑污同治、新舊同管、干濕同減,齊抓共管,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鄉風文明上,凝聚黨員干部及群眾力量,實行“責任制”、落實“聯動制”、創新“積分制”,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勁吹。

              治理有效上,用好聯戶長、建強宣傳隊、抓好服務隊,有力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生活富裕上,聘請專家、教授向村民傳授實用技術,增強村民就業創業技能;引進龍頭企業,發展壯大韭黃、獼猴桃等特色產業;探索“黨建+”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大木村用行動證明,鄉村振興,基層黨建工作至關重要。

             ?。ㄙF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周蕓 姚方媛)

              編輯:李紅麗

              統籌:李華瑩

              編審:劉文強

            激烈的又无码的黄色网站,免费日本黄网一级片在线视频,天天操视频网站入口,欧美一级a人与一级A片在线
                1. <bdo id="9u30u"><address id="9u30u"><big id="9u30u"></big></address></bdo>
                    <option id="9u30u"></option>
                    <track id="9u30u"><source id="9u30u"></source></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