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do id="9u30u"><address id="9u30u"><big id="9u30u"></big></address></bdo>
            <option id="9u30u"></option>
            <track id="9u30u"><source id="9u30u"></source></track>

            高質量繪就“高”“新”圖景——貴陽高新區深入推進質量強區建設

            發布時間:2022-12-12 09:45   來源:貴陽高新頻道  

              1992年,國務院批準設立貴陽高新區,回望過去三十年,貴陽高新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面對新時代、新要求,貴陽高新區始終把質量發展擺在戰略位置來抓,深入實施質量強區戰略,堅定不移走質量改革之路、創新之路、合作之路。

              以質量“起筆”,繪出發展新藍圖。如今,“質量”正化為躍動之力、攀升之力,助力貴陽高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優頂層設計 牽住質量“牛鼻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一路走來,貴陽高新區始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按照區深化質量強區領導小組安排部署,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區分局積極履行牽頭職責,先后制定出臺了《貴陽國家高新區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實施“標準化+”行動 加快標準化成果轉化實施規定》《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快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試行)》等10余項激勵政策,以創新驅動為動力,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幫扶力度,統籌推進產業發展質量、區域質量水平提升。

              工作中,貴陽高新區立足企業發展,通過區級企業質量提升項目,著力推進質量強企和質量人才建設,以點帶面、打基礎、促引領,幫助企業在質量創新中發揮主體作用,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同時,強化品牌培育,加強培育質量管理標桿企業,指導企業申報省長質量獎和省級質量發展項目。

              自2018年以來,貴陽高新區已連續5年開展企業質量提升行動,對標國內、國際同行業標桿,累計對28家企業29個項目開展“一對一”的專家把脈、現場輔導。同時,持續開展質量“體檢”和質量攻關“靶向治療”,先后“體檢”出企業存在的221個質量管理問題,提出改進建議238條,降低企業成本2100余萬元,經濟效益提高5800余萬元,切實解決企業質量提升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形成了可供全區企業借鑒和全面推廣的質量解決方案和成果。

              經過不斷努力,一個個質量工作亮點,在貴陽高新區“多點開花”。目前,貴陽高新區連續8年實現重要工業產品抽檢合格率100%,一家企業榮獲貴州省省長質量獎,一家企業榮獲省長質量獎提名獎,一家企業榮獲貴陽市市長質量獎提名獎,兩家企業榮獲貴陽國家高新質量獎(組織獎),三家企業的有關項目獲批成為貴州省質量發展項目,貴陽高新區于2020年獲評貴州省真抓實干(推進質量工作)成效明顯的地方之一。

            貴陽高新區一景。(資料圖片)

              堅持以“智”提“質” 助力新型工業化

              每8秒采集1次數據,1分鐘產出近300件產品……走進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機器運轉不停,高端主機汽車二極管智能化生產示范線上的機器抓手正在忙碌,備料、組裝、測試等工序有條不紊。

              2006年,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只是一個擁有38萬元固定資產的小車間。近年來,抓住貴陽高新區啟動大數據與工業融合發展機遇,雅光電子開啟“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模式,投資1500萬元建設了一條世界一流的高端主機汽車二極管智能化生產線,建立了自動化示范生產線、研發數據管理平臺、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改造、數據采集應用平臺、數據分析平臺等智能制造系統。如今,雅光電子已穩坐國內整流二極管龍頭老大的位置,全球市場占有率達10%。

              回望歷史長河,以“智”提“質”實現產業升級的企業在貴陽高新區比比皆是。

              老牌藥廠貴州漢方藥業有限公司依托人工智能實現提質降本增效,其現代化中藥制藥生產線上機器有序運轉,只有出現故障時才需要人工干預;貴州中晟泰科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也進行了智能改造,升級后生產線上一名工人可操控數十臺設備,產品不僅具備更高性能、更低功耗,還實現了芯片尺寸的優化;作為全球第二家擁有干式膜元件規?;a能力的制造商,沃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自動化膜生產線達到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已規?;a20個系列100多個規格的膜產品型號,擁有年產膜材料2330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

              傳統產業紛紛升級,新型工業化的時代特征越來越彰顯。貴陽高新區全力推動實施“智能制造”“兩化融合”專項行動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推動企業提質升級,實現了工業轉型向“新”要勁。截至目前,貴州航天云網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占全市約四成,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更是達到42戶。

              加強科技創新 激活發展新動能

              2014年,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還只是貴陽高新區啟林創客小鎮里的一家初創企業,無人駕駛技術僅是一種技術展望。8年來,執著于科技創新的翰凱斯發布了全球第一款自動駕駛滑板底盤,并將無人駕駛底盤銷往全球近20個國家。

              今年2月,翰凱斯與上海自動駕駛企業追勢科技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其自主研發產品——無人駕駛小巴(Robobus)在上海臨港落地運行。在夢想照進現實的這段路上,依托科技創新推動,翰凱斯取得了成功。

              貴陽高新區通過強化政策申報指導、促進資源嫁接等措施,推動轄區企業增加營業收入、獲得融資貸款、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目前,全區孵化畢業企業累計370家,聚集34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7家國家級研發平臺、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一個個科研機構的落地,一項項科研成果的出爐,都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2022年,貴陽高新區各類研發機構(平臺)增長至278家,新增創服機構69家,獲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個,省級人才基地12個。先后獲批“國家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第二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等試點示范,成為全省科技創新活躍度最高的區域之一。

              同時,貴陽高新區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強企”戰略計劃,全面開展知識產權試點企業培育工作,制定了《貴陽國家高新區知識產權保護方案》,印發了《貴陽國家高新區關于開展2021年度知識產權試點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貴陽國家高新區知識產權試點企業考核評分標準》,并成立區域知識產權專家顧問團,建立了知識產權專家庫,切實為區域知識產權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

              瞄準檢驗檢測 打造產業生態圈

              今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貴陽國際會展中心氣膜方艙實驗室處處可見“高新”制造的身影。貴州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貴州華銀康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紛紛搭建實驗室,利用先進的檢測設備、過硬的技術實力,在危急關頭貢獻出高新檢驗檢測力量,高效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自2018年國家認監委批復貴陽高新區創建“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以來,該區迅速成立領導小組,明確日常管理機構及相關工作機制,并配套產業扶持、科技創新、創業孵化、品牌建設、人才特區等若干扶持政策,為示范區創建工作持續扎實推進夯實基礎。

              為實現產業聚集、打造檢驗檢測認證生態圈,貴陽高新區規劃了建設總用地面積7萬平方米的國家質檢中心貴陽檢驗基地,重點引進大數據、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食品安全等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檢測機構、認證機構、業內專家等資源。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示范區內的骨干企業,成立貴陽市檢驗檢測與認證行業協會,促進協同發展和技術交流。

              此外,貴陽高新區還相繼出臺了《貴陽國家高新區加快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檢測券實施辦法》等政策,利用政策紅利為企業發展“添翼”。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區內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獲得各級資質認證獎勵、標準成果轉化、重點實驗室培育、知識產權、大數據發展項目、科技項目、房租補貼等各類政策扶持資金共5600余萬元。

              如今,貴陽高新區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數量從2018年的29家增加到63家,營收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21家,占比33.3%,其中營業收入上億元的檢驗檢測機構5家,服務領域涵蓋質量檢驗、安全檢測、風險監測、認證評價、質量鑒定5大技術領域,以及食品藥品、建筑工程、衛生計生、機動車安檢、環境與環保等17個專業領域,檢驗檢測認證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范圍輻射全省,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

            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曹亞星 攝

              強化標準引領 護航大數據發展

              大數據+智能制造,讓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關鍵設備數控化率達到98%,生產效率提升55%以上,成為全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大數據+醫療,讓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唯一連續四年入圍“中國互聯網100強”的互聯網醫療企業。

              ……

              如今,大數據已成為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雖然各種大數據產品和面向各行業的大數據應用越來越豐富,但如果缺乏標準,就很難實現資源整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貴陽高新區深化質量強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為促進大數據技術標準創新和大數據產業發展,2018年11月,貴陽高新區掛牌成立了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貴陽高新區基地,基地遵循“政府引導、政策支撐、市場驅動、企業主體”的可持續發展市場化運營機制,構建完善的工作機制和組織架構,有效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提升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效益。

              該基地由30位省內外大數據標準化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成立了政府、城市綜合視頻圖像、交通、區塊鏈、醫療健康、工業及民生7個大數據專業委員會,以及標準應用、標準驗證評估、標準人才培養和標準協同創新專業服務平臺,建立了大數據標準創新研制、試驗驗證和交流培訓3個中心。

              經過多年發展,基地累計形成77項大數據技術標準成果,其中《分布式賬本技術總體技術需求》實現了全省大數據領域國際標準“零”的突破,轄區企業參與了《知識圖譜測試評估指標體系》等4項國際標準,《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基本要求》《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生產設備上云評價》等10項國家標準,《政務服務材料電子化規范》《貴州綜合視頻圖像數據采集技術要求》《智能交通系統建設規范》等6項行業標準,以及39項地方標準和18項團體標準的制定。

            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抓緊生產。(資料圖片)

              “質量官”嚴把質量關

              組裝、上料、檢測一氣呵成,在貴陽順絡迅達電子有限公司片式電感車間,幾千平方米的空間里只有幾名工人來回巡視,他們手中拿著移動終端,實時查看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數據,整個系統實現全程制造智能化。

              該公司副總經理張俊偉在繞線機中穿梭,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首席質量官。“我們公司最小電感尺寸僅有一粒米的五分之一大小,對設備精度要求很高,對我們現場管理要求更高,不能出一點差錯。”張俊偉說。

              為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加快質量強企建設,貴陽高新區在2018年就啟動首席質量官隊伍建設工作,由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區分局牽頭組織,面向區內25家重點企業組織開展了首席質量官培育(質量提升)專題培訓活動,通過發揮首席質量官在企業的作用,推行和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為貴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培育生力軍。通過培訓、考核,張俊偉成為一名首席質量官。

              作為企業中的第一“質量人”,張俊偉肩負著牽頭促進企業質量競爭力提升、推動企業質量從原先的“小質量”意識向“大質量”意識轉變的責任。如今,順絡迅達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高頻繞線片式電感器生產企業,生產的不同型號電感超過1000種。

            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進行測試。(資料圖片)

              知識產權“貸”來真金白銀

              今年11月,在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區分局的統籌下,貴陽高新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銀、企三方對接活動舉行,為園區有知識產權融資需求的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提供了一個便捷的交流平臺,22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與金融機構面對面溝通。

              “此次活動幫助企業與銀行牽線搭橋,幫助我們拓寬融資渠道,也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提升了評估知識產權價值的能力。”貴州神奇藥業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管理處經理楊朔說。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企業知識產權運用和轉化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幫助企業解決發展資金不足的一個重要渠道。一直以來,貴陽高新區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工作,全面提升全區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積極幫助有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省、市、區各類知識產權項目,形成更多的知識產權成果,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價值,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今年以來,該區共組織和指導轄區35家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級競爭性資助項目43個,其中23個項目獲得國家、省、市級各類資助。

              今年1至10月,貴陽高新區共有5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成功實現融資,發生質押融資的專利共41件,融資金額達到1.99億元,其中一家科技企業以兩件授權的發明專利成功獲得銀行授信1.5億元,創高新區今年單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金額最大紀錄。截至目前,高新區發生質押融資的專利共434件。越來越多的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得到了銀行的認可,在企業專利質押貸款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楊婷/文

              編輯:李華瑩

              統籌:胡家歡

              編審:劉文強

            激烈的又无码的黄色网站,免费日本黄网一级片在线视频,天天操视频网站入口,欧美一级a人与一级A片在线
                1. <bdo id="9u30u"><address id="9u30u"><big id="9u30u"></big></address></bdo>
                    <option id="9u30u"></option>
                    <track id="9u30u"><source id="9u30u"></source></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