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的貴陽,制造業也很強
發布時間:2023-02-01 20:19 來源:南方周末
經濟繁榮一枝花,全靠制造業來當家。
在中國,一小半的城市撐起了全國制造業的大半邊天。
據賽迪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先進制造業百強市(2022)研究報告》(下稱“制造業百強”報告),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總計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近19萬億元,占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高達60.2%,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48%,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占全國63.1%[1]。
從區域格局看,這些百強市東部多于中西部,南方多于北方,這樣的情況并不意外。令人意外的是,一些默默無聞的城市突然闖入人們的視野,比如位居中國大西南的省會城市貴陽。新的數據告訴人們,“爽爽的貴陽”不僅風景優美,制造業也很強。
一切都是怎么發生的?
深蘇廣三強領跑
“制造業百強”報告顯示,東強西弱和南強北弱,這是中國制造業的空間版圖。
從東西區域看,東部地區入圍城市達到55個,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高地。
其中,山東上榜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總計14個;江蘇緊追其后,雖然在入圍城市數量上少于山東,但卻是全國唯一所有地級市都上榜的省份,共計13個。

與此同時,得益于近年來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路,中部和西部地區先進制造業發展成效初步顯現。
在此次榜單中,中部、西部地區分別有27、12個城市上榜,較2018年共增加5個城市。東北地區有6個城市在榜單內,五年間東北地區上榜城市數量變化不大。
而從南北榜單看,南北方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數量差距仍然較大。
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分別入圍70和30個城市,南方地區是北方地區入圍城市數量的2.3倍。

對比五年數據來看,“東強西弱,南強北弱”差距有所縮小,但仍未出現明顯的變化。
具體到城市,深圳、蘇州、廣州三地憑借雄厚的產業基礎、穩中求進的產業發展政策和成熟的資源配套機制,領跑全國先進制造業。
為什么是這三座城市?
深圳繼2021年位列先進制造業百強市首位后,今年再次位列第一。
根據深圳市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為2.29萬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364.64億元,同比增長5.2%[2]。在國內一線城市當中,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深圳占比是最高的。
另一座一線城市廣州則位居第三。廣州坐擁華南地區最齊全的工業門類,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等產業領先全國,同時是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從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制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2017年提出“實施制造強市戰略”,到最新報告明確“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3],蘊含著廣州對制造業“再出發”的美好希冀。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榜單中,蘇州和廣州對調順位。近些年,蘇州穩步邁向制造強市的目標,成績越來越搶眼。
據蘇州官方統計,蘇州工業總產值已突破了4萬億元。這相當于華北第一大工業城市北京工業的2倍、華南第二大工業城市廣州工業的2倍、西北第一大工業城市西安工業的6倍以上,規模也全年超越上海、深圳,正式問鼎全球第一大工業城市[4]。
貴陽制造為什么能行?
在制造業百強市中,我們發現一座特殊的城市:貴陽。被稱為“爽爽的貴陽”除了擁有溶洞、酸辣粉之外,其制造業也開始在全國聞名。
在國內常見的城市排行榜中[5][6],貴陽都未進入前五十的賽道。然而,本次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的榜單中,貴陽位列41,并相較去年上升8位。
貴陽能夠穩居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前50并實現上升,顯現出強者的本色。
從西南腹地“小透明”到“中國數谷”,貴陽現在更加強調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最新數據顯示,貴陽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云率”超過了85%,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指數達到52[7]。
大數據首先創造了經濟領域的“爽爽的貴陽”。
2013年,中國大數據元年,也是貴陽大數據產業發軔之年。
冬暖夏涼的氣候、穩定的地質結構和充足且低廉的電價,是貴陽發展大數據的先天優勢。天時地利和“一把手”的親自推動,整座城市開始全力推進大數據產業。
此后幾年,大數據產業迅速在貴陽落地生根:
舉辦全球首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博覽會;率先設立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率先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獲批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蘋果、戴爾、英特爾、阿里巴巴、富士康、吉利新能源等數百家知名企業項目相繼落戶貴陽,滿幫集團、朗瑪信息、易鯨捷、白山云等一批本土大數據企業迅速成長[8]。在大數據的推動下,貴陽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不過與此同時,貴陽的“煩惱”開始慢慢顯現。
全國各地都在發展大數據產業,貴陽首先面臨著周邊省份的挑戰,尤其是有同樣天然條件,但又有更強的工業基礎和更充足的資金的雅安和重慶。貴陽原有的優勢逐漸消退,大數據產業對貴陽的經濟帶動效應逐漸降低[9]。
除了外憂,貴陽還有內患。大數據與工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沒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大數據就難有用武之地[10]。
工業經濟總量不大、產業鏈建設不完備、園區產業集聚效應不強、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是影響貴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癥結所在[11]。實體經濟不強、工業發展緩慢也是貴陽大數據發展的最大挑戰,特別是作為實體經濟主體的制造業,制約著貴陽大數據產業的升級。
貴陽后來為什么又變成了制造業強市呢?原因在于城市戰略的重要調整。
2018年,貴陽對市情進行重新摸底后,開始戰略轉向。貴陽市十屆五次全會提出“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的新戰略,并且把發展以中高端消費、中高端制造為重點的實體經濟寫入全會決定[12]。
貴陽的具體路徑則是突出主導產業,以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制造業為重點,以招商為抓手進行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以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堅持盤活存量與培育增量并舉[13]。
貴陽工業經濟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大三線建設”、改革開放等多年的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13]。
上世紀90年代,貴陽就建立產業園區以支持貴陽制造業、提升企業規模。比如貴陽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
但現在,各產業在貴陽的高新區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的規模效益并未體現。比如,龍頭企業沒有上下游企業在周邊配套,龍頭效應不明顯,自身發展成本高;中小企業沒有圍繞龍頭企業做上下游配套,存在單打獨斗現象,產能也上不去,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就無法充分發揮[14]。
貴陽的應對措施是: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
因此,貴陽市圍繞“1+7+1”已有優勢產業,由市領導任“鏈長”,設立九個產業鏈建設推進辦公室,抽調人員全脫產負責各條產業鏈的招商與服務,實施“一個鏈條、一名鏈長、一組團隊、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推進機制,加大力度引進相關上下游配套產業和企業,促進形成產業鏈規模經濟[11]。
除了在產業鏈上發力,貴陽還根據各園區的地理空間和地緣特色,統籌園區產業定位,布局工業企業,避免同質化。貴陽在國家級園區定位“兩主一特”,以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省級園區則定位“一主一特”,以促進園區間集聚融合發展。省級以下市域園區則定位“一個產業”,以實現特色發展[11]。
另外需要解決的是產能問題。
貴陽傳統制造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技術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足。面對這個問題,于2016年貴陽就開始推進工業互聯網布局,通過實施“萬企融合”“千企改造”等行動,把數字技術融入傳統產業的生產、消費、流通、分配等環節,推動其轉型升級,從而做好工業發展的“存量”和“增量”。
例如,永青儀電是貴陽市的老字號國有企業,近年來公司通過實施智能制造數字化改造,投入了首條SMT無鉛生產線及配套的儀表自動化測試組裝生產線,不僅成功打入了國際龍頭企業配套供應鏈,還擴大了產品的出口份額[15]。
同時,該企業還進行了多項產品的自主研發,解決了眾多過去“卡脖子”的技術問題。
永青儀電的“智能化”之路,是貴陽市大數據賦能智能制造的一個縮影。貴陽利用大數據先發優勢,推動制造業邁向中高端,為“制造”向“智造”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城市間先進制造業的競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建設制造強市,貴陽已按下“快進鍵”,期待未來有更多城市能夠乘“數”而上、借“數”轉型,加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
參考材料:
[1]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報告。
[2]深圳市統計局,圖解: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經濟運行情況。
[3]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著眼實體經濟把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4]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蘇州問鼎全球第一大工業城市的密碼和啟示。
[5]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報告(2021)。
[6]第一財經,2021年城市50強:24城GDP超萬億23個普通地級市在列。
[7]貴陽人大,2022年貴陽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公布。
[8]澎湃,貴陽的崛起與挑戰:踏云而起的中國數谷與任重道遠的強省會建設。
[9]第一財經,貴陽大數據產業“退燒”,兩大新目標能否頂上?
[10]朱清.貴陽:“大數據之都”回歸“制造之城”?[J].決策,2020(01):38-40.
[11]杜明英.推動貴陽貴安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探析[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22(01):30-33.
[12]天眼新聞,「六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貴陽:“鏈式”發展推動工業穩增長。
[13]趙宗哲.貴陽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歷史成就[J].貴陽文史,2020(02):4-6.
[14]易穎.貴陽高新區:聚焦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加快構建百億級產業集群[N].貴陽日報,2021-11-16(003).
[15]人民網,貴州貴陽:“大數據”賦能助力智能制造跑出發展“加速度”。
編輯:吳藝舟
統籌:趙子滟
編審:干江沄
-
中國綠茶新金三角:貴州!憑什么?
-
陳晏赴京拜會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
-
貴陽去年空氣質量創歷史最佳 全年357天優良好空
-
展示藝術精品 提供美育服務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主題美術作品展在貴州美術館展出...
-
陽光云海相約來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場雪后,1月5日清晨,興義市敬南鎮...
-
貴州玉屏:茶花盛開引客來
正值茶花盛開季節,位于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的...
-
人盡其才 筑夢黔行!貴州奮力推進“人才大匯聚
-
摘帽出列后的三百六十五天!貴州全力鞏固拓展脫
清晨第一縷陽光,鋪灑在初冬的貴州大地,映照著欣欣向...
-
貴州運用大數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一張網
“十四五”時期,貴州基本民生保障將更加完善,社會救...
-
創新一子落 發展滿盤活!貴州各地開發區向改革
-
中超:北京國安平成都蓉城
6月30日,主裁判劉威(左二)與成都蓉城隊球員阿不都海...
-
女子雙人10米臺:陳芋汐/全紅嬋奪冠
當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2022年世界游泳錦標賽跳...
-
世界女排聯賽:中國勝波蘭
當日,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舉行的2022年世界女排聯賽分站...
-
溫網綜合:納達爾、斯維亞特克挺進第三輪
今年法網的男、女單打冠軍納達爾和斯維亞特克從紅土轉...
-
中國籃球名人堂首屆入堂規模確定:25人 1個集體
中國籃協名人堂委員會30日召開首次會議,確定了中國...
-
《農村教育發展報告》: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13日在京發布《中...
-
司考改革:想拿雙學位當“敲門”磚?沒那么簡單
幾乎所有非法學專業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