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do id="9u30u"><address id="9u30u"><big id="9u30u"></big></address></bdo>
            <option id="9u30u"></option>
            <track id="9u30u"><source id="9u30u"></source></track>

            我國新增國際重要濕地18處!如何發展濕地旅游、描繪詩意畫卷?

            發布時間:2023-02-03 10:48   來源:中國旅游報  

              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中國旅游報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再新增北京延慶野鴨湖、黑龍江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江蘇淮安白馬湖等18處國際重要濕地,總數達82處;面積764.7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位。

              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修復。當日,我國在浙江杭州西溪舉辦主場宣傳活動,并發布2022年度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監測成果。結果顯示,我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總體保持穩定,濕地總面積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水質呈向好趨勢,水源補給狀況保持穩定。生物多樣性豐富度有所提高,分布有濕地植物2391種。濕地保護修復成效明顯,黑龍江、湖北、山東和海南等地的退化濕地得到有效恢復。

              《濕地公約》秘書長穆松達·蒙巴在活動視頻致辭中感謝中國作為《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東道國與主席國所發揮的領導作用。她表示,中國不斷完善法律與政策框架,實施《濕地保護法》和《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強化國內濕地保護管理,期待中國作為《濕地公約》主席國在未來三年引領全球濕地保護事業發展。

              據介紹,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我國積極應對濕地面積減少、生態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戰,“十三五”期間,安排中央投資98.7億元,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53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濕、濕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2000余個,修復退化濕地面積46.74萬公頃,新增濕地面積20.26萬公頃。去年,《濕地保護法》施行,我國濕地保護進入法治化軌道新階段。

              作為全球濕地保護修復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我國將積極履行公約義務,繼續加強濕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實施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和濕地保護重大工程,把更多重要濕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管理,健全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活動現場還為2022年通過試點驗收的國家濕地公園代表授牌。青少年代表宣讀《濕地保護倡議書》?;顒佑蓢伊謽I和草原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來自全國相關?。▍^、市)的100余位林草主管部門負責人、部分《濕地公約》常委會國家的駐華使節及國內外非政府組織代表參加了活動。作者:中國旅游報記者 張玫) 

              2022年新指定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1. 北京野鴨湖國際重要濕地

              2. 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國際重要濕地

              3. 大興安嶺雙河源國際重要濕地

              4. 江蘇淮安白馬湖國際重要濕地

              5. 浙江平陽南麂列島國際重要濕地

              6. 福建閩江河口國際重要濕地

              7. 湖北公安崇湖國際重要濕地

              8. 湖北仙桃沙湖國際重要濕地

              9. 湖南舂陵湖國際重要濕地

              10. 湖南毛里湖國際重要濕地

              11. 廣東廣州海珠國際重要濕地

              12. 廣東深圳福田紅樹林國際重要濕地

              13. 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際重要濕地

              14. 廣西北海濱海國際重要濕地

              15.四川色達泥拉壩國際重要濕地

              16.云南會澤念湖國際重要濕地

              17.甘肅敦煌西湖國際重要濕地

              18.青海隆寶灘國際重要濕地

              相關閱讀

              戲水觀鳥賞美景 濕地旅游入畫來

              ——寫在2023年世界濕地日到來之際

              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查干湖考察時強調,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查干湖保護生態和發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堅持走下去。

              濕地保護是生態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修復”。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將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各地積極保護濕地資源,與此同時,積極發展濕地旅游,描繪出一幅幅詩意畫卷。

              保護優先 守好美麗濕地

              01

              武漢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 華僑城集團供圖

              波光蕩漾的湖濱濕地、一望無際的廣袤河灘、綿延多姿的海岸濕地……近年來,濕地逐漸成為市民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各地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多措并舉推動濕地科學保護與利用,守護美麗濕地。

              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曾經臭氣熏天、垃圾無序堆放。2007年以來,華僑城集團開始對濕地進行生態修復。他們組建專業團隊,包括了鳥類、水環境、生態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在水環境、鳥類監測等基礎上,共同研討修復對策,對濕地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如今這里蘆葦茂盛、紅樹林郁郁蔥蔥。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濕地共記錄1000余種動植物,同時,是深圳灣鳥類多樣性最高的區域之一,吸引著眾多市民游客前來觀鳥戲水。

              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 華僑城集團供圖

              飛鳥在水面嬉戲覓食,市民游客在濕地公園游覽觀賞。每年有數百萬遷徙候鳥在江蘇鹽城東臺條子泥濕地停歇、換羽和越冬。鹽城東臺沿海經濟區項目服務中心主任蔣偉介紹,近年來,當地利用原有的720畝魚塘,通過微地形改造、裸灘濕地恢復等方式,打造了自然濕地修復的優質項目。陸續建成鷸見、鳳棲、樂途、共生4座主題展館,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

              “我們采取濕地植被重建、生態補水、退池還湖等濕地生態修復方式,逐步改善濕地生態環境。”山東省濟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程師鄭國建介紹,2018年至今,濟寧共修復濕地近1.5萬公頃,建設全國采煤塌陷地生態治理修復示范樣本,創建濕地鄉鎮32個、濕地村居56個、小微濕地124個,重點打造精品小微濕地10處。濟寧還堅持濕地保護與文化傳承有機融合,開展“荷花節”“放魚節”“龍蝦節”等濕地文化活動。

              合理利用 發展濕地旅游

              02

              池杉湖國家濕地公園

              豐富的濕地資源是旅游發展的“寶藏”。全球現有43個國際濕地城市,中國有13個,數量居全球第一。近年來,各地將濕地旅游與休閑度假、文化民俗等相結合,不斷豐富產品形態,為市民游客帶來別樣體驗。

              “世界這么大,歡迎來盤錦度個假。”遼寧省盤錦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舒然介紹,近年來,盤錦以濕地資源為載體,大力發展綠色旅游,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左右,全面開展濕地保護修復和濕地生態補水工程,為鳥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下一步,盤錦將圍繞建設“國家休閑旅游城市”戰略定位,發揮好“國際濕地城市”品牌優勢,豐富四季旅游精品線路。

              遼寧盤錦紅海灘

              在重慶梁平,小而美的“泡泡”濕地隨處可見。近年來,梁平圍繞“小微濕地+綠色旅游”,著力發展濕地旅游,涌現出百余家田園民宿、竹海民宿、吊腳樓民宿等新業態。梁平還探索推廣“鄉村小微濕地+環境治理、有機產業、民宿康養、綠色旅游、自然教育”模式,形成了經濟作物種植、水產養殖、濕地康養、濕地旅游四大生態支柱產業。

              位于長江之濱的武漢被譽為“百湖之市”“濕地之城”。武漢東湖國家濕地公園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園區通過打造公園生態運營服務體系,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整合公園及相關服務內容,建設了集游園、科普、文化消費、研學等于一體的全鏈條運營服務平臺。園區內還開設了微型濕地科普館,舉辦中國履行《濕地公約》30周年成就展,向市民游客科普濕地生態保護知識。

              學習鳥類知識、沉浸式體驗互動項目……四川西昌邛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艾雅康鳥類生態博物館推出的VR人機互動展,通過科技與多媒體結合的方式,讓市民游客通過鳥兒的視角看世界,沉浸式感受人與濕地和諧共生的美好場景。

              和諧共生 共創美好未來

              03

              武漢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近年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濕地保護修復,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項目3400多個。截至2022年11月,我國已有64處國際重要濕地、29處國家重要濕地、1021處省級重要濕地,設立了901處國家濕地公園。一處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濕地,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

              “接下來,我們計劃投入專項資金對東湖濕地進行生態環境修復,包含水環境治理、豐富水生植物、湖岸治理等,保護濕地生態多樣性。修建濕地科普宣教中心,豐富宣教形式,通過互動式、沉浸式體驗,宣傳可持續發展與濕地保護理念。”武漢東湖國家濕地公園有關負責人說。

              蔣偉表示,條子泥濕地在持續推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同時,還將積極發揮濕地生態服務功能,以“濕地+旅游、體育、科普、研學、農業”模式,打造特色旅游項目,將濕地資源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體驗產品。

              針對進一步發展濕地旅游問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旅游與社會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鐘林生認為,各地要深度挖掘濕地的科學與文化內涵,開發具有特色、擁有核心市場競爭力的濕地旅游產品。同時,加大科技創新,推動濕地保護與濕地公園空間規劃、設計建設、經營管理聯動,促進濕地旅游科學合理開發,實現生態保護與濕地旅游相得益彰。此外,各地也要重視規劃工作,合理劃定濕地保護與利用的范圍,科學有序推進旅游開發。

              南開大學現代旅游業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石培華則建議,要對濕地旅游景區進行合理分區,確保更好地進行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建設。同時,科學開發利用濕地資源,將濕地旅游與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研學科普等相結合,使其體系更完善、玩法更豐富、發展空間更廣闊。同時,濕地旅游開發過程中,還要注重豐富濕地的文化內涵,提升景觀品質,完善配套設施,助力生態與旅游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編輯:鄧希容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干江沄

            激烈的又无码的黄色网站,免费日本黄网一级片在线视频,天天操视频网站入口,欧美一级a人与一级A片在线
                1. <bdo id="9u30u"><address id="9u30u"><big id="9u30u"></big></address></bdo>
                    <option id="9u30u"></option>
                    <track id="9u30u"><source id="9u30u"></source></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