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do id="9u30u"><address id="9u30u"><big id="9u30u"></big></address></bdo>
            <option id="9u30u"></option>
            <track id="9u30u"><source id="9u30u"></source></track>

            砥礪奮進迎蝶變 蓄勢騰飛正當時——開陽縣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3-31 09:47   來源:開陽頻道  

              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開州大地高質量發展的號角響起,競相發展的熱潮奔涌不息,處處集聚著大項目、大建設、大產業、大跨越的強大發展氣場。

              在這里,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工業倍增加快突破、城鎮品質持續提升、農業趨向現代高效、旅游業態加速升級……開陽全縣上下萬眾一心、迎難而上、乘勢而進,用苦干實干的精神,拼出了GDP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市第一的優異成績,贏來了多重疊加的發展機遇和政策紅利,繪出一幅產業發展遍地開花、城鎮宜居宜業、鄉村生機勃勃、群眾安居樂業的生動畫卷。

              面向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開陽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堅決落實“強省會”行動,全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匯聚“四化”建設的澎湃動能,形成開陽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的強勁引擎。

            開陽城區。開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A 搶抓風口機遇

              跑出工業發展“加速度”

              3月下旬,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證券交易所舉行上市儀式,成功實現貴州企業在北交所上市“零”的突破。

              位于開陽縣的安達科技是一家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生產制造企業。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其從生產黃磷等傳統磷化工產品,到轉型自主研發新能源電池材料磷酸鐵鋰和磷酸鐵,成為比亞迪、寧德時代等眾多知名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生產企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成功實現上市。

              安達科技的探索足跡折射出開陽縣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軌跡。

              眾所周知,開陽縣有著得天獨厚的原始資源條件,是全國三大磷礦主產區之一,磷礦石年產量約占全省的42%,縣內已探明磷礦資源儲量達19億噸,遠景儲量約30億噸。然而,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開陽縣過度依賴傳統磷化工產業,主要以量取勝,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結構不優,未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沒有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痛定思痛,開陽縣從優化產業結構、降本增效方面入手,推動產業走向精細化和綠色化。同時,立足傳統磷化工基礎優勢果斷切入新能源賽道,以新能源產業的生態鏈構建和集群化發展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破殼新生”。

              為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開陽縣聚焦打造“千億級現代化工產業園區”,全面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園區布局由分散式“一區五園”升級為集中式“1+3”園區,園區范圍由6.83平方公里調整為23.25平方公里發展集聚區,園區產業功能由“單一化”逐漸完善為“多維化”,為磷系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發展提供平臺。

              同時,開陽縣堅持以現代化工為首位產業,圍繞新能源電池材料、精細磷化工、高端磷肥三大產業主鏈,立足“延鏈補鏈強鏈”開展產業大招商,成功引進寧德雙氟項目、磷化六氟項目、中偉磷酸鐵鋰及磷酸鐵項目、邦盛磷酸鐵鋰及磷酸鐵項目等十多個重大項目,逐步完善優化產業上下游布局,推動形成多產業齊頭并進的新興產業體系,助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

              此外,開陽縣全力搶抓磷系新能源電池材料“風口期”,緊盯頭部企業,成功引進寧德時代、中偉股份、邦盛集團、勝威凱洋等頭部企業入駐,快速提升產業配套服務能力,全力助推頭部企業項目開工、建設、投產,迅速形成產業集聚發展效應。

              在開陽工業人看來,能不能抓住新能源產業風口,關鍵就看這兩三年。搶抓機遇,速度很重要。為此,在服務企業、項目落地過程中,開陽縣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擦亮“貴人服務”品牌,全方位為企業紓困解難,確保新能源產業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增效。去年,中偉年產20萬噸磷酸鐵項目首條生產線從開工到投產只用了249天,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刷新了項目建設的“開陽速度”。

              謀劃園區規劃布局搶抓風口產業機遇,開展產業鏈條招商構建新興產業體系,助推頭部企業落地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多管齊下,開陽縣工業經濟強勢上揚,千億園區呼之欲出。

              數據顯示,去年,開陽縣舉全縣之力,抓項目、鑄鏈條,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34.83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完成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4.6%,勇奪新型工業化綜合評價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如今的開州大地上,新型工業化步履鏗鏘、其風正盛!

            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B 補齊設施短板

              著力豐富城市“煙火氣”

              過去一年,開陽縣抓規劃、優布局,凈增城鎮集中建設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這既為“四化協同”發展留足空間,也讓城鎮舊貌換新顏,全縣上下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作為開陽縣城里的老街道,正街歷史久遠,雖只有幾百米長,卻是縣城城區發源的起點,承載著無數人的成長記憶和厚重的歷史沉淀。

              沐浴著新型城鎮化的春風,曾經的歷史老街也悄然“改頭換面”,重新煥發新機。“目前,開陽縣推進正街街坊打造項目建設,通過提升改造,讓正街既能作為開陽歷史文化展覽展示的載體,也能補齊民生短板,還能提升傳統業態,發展活躍夜經濟。”正街改造項目專班負責人黃海平介紹。

              目前,正街項目已完成綜合文化展館、一小北門等主體工程建設,文化便民服務設施完善、原百貨公司倉庫復建、鰲山山體綠化景觀打造等也在加速推進中,預計年內完工投用。屆時,正街將以全新姿態講述歷史過往、迎接八方來客。

              在城區老街提升改造的同時,依托“一圈兩場三改”等工作,老舊小區的功能和面貌也得到了大幅改善,不斷為群眾幸福生活加碼。

              吉城名苑一期是開陽縣修建較早的經濟適用住房,小區共有近300戶住戶,小區基礎設施、綠化、道路等“欠賬”較多,造成諸多生活上的不便,讓小區居民頗有怨言。

              為改善小區環境、構筑溫馨家園,開陽縣對該小區實施改造,項目涉及強化安保、美化環境、優化功能等內容。升級排污管道、規范停車場地、增設監控攝像頭、安裝太陽能路燈……一番改造后,小區環境大變樣,居民豎起大拇指。“現在,小區環境好了,道路寬敞了,大家住得特別舒心。”小區居民吳洪梅談到現在的生活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開陽,像這樣的變化還有很多。有數據為證,去年,開陽縣聚焦“一圈兩場三改”,完成4個“15分鐘生活圈”的“一圖一表”規劃編制;新建公共停車場9個,新增停車位1500個;提升改造農貿市場1個,新建惠民生鮮超市1個;完成背街小巷改造30條、老舊小區改造8個3646戶,開工金陽路至西繞線棚戶區改造240戶;扎實推進“臟亂差堵”整治行動,維修破損路面1.3萬平方米、路燈1120盞;完成縣城三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綜合提升地下管廊51.7公里,縣城污水處理率保持在98.5%以上……一個個項目、一項項數據,支撐著群眾“三感指數”穩步提升,推動著城市更新步伐不斷加快。

              當下,開陽縣創新思路加快城市更新,以城市“一圈兩場三改”為抓手,以用地總規模倒逼城市功能品質提升,持續抓好垃圾分類、交通治堵、市容市貌、綠化美化亮化等綜合整治,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未來,開陽將聚焦產城互動,不斷優化城市發展空間,拓展縣城空間布局,通過深化“中部老城更新區、北部產城配套區、東湖宜居宜游新區、頂方延伸拓展區”發展定位,加快推進南江大道、迎賓大道東段等市政道路建設,合理規劃縣城公共服務設施規模和建設內容,加快建成全省縣城建成區人口達20萬人以上的節點性特色縣城之一。

            俯瞰開陽縣云山茶海。開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C 聚焦產業布局

              打造高效農業“新樣板”

              春日里,來到位于開陽縣楠木渡鎮的貴陽農投集團蔬菜良種繁育中心,育苗大棚內,經過技術培訓的當地村民正忙著給幼苗扒土、嫁接、合盤……現場忙碌而有序,一幅春耕備耕的火熱場景撲面而來。

              “去年3月,蔬菜種繁中心建成投產。中心配置內外遮陽、增溫保溫、循環通風、補光添光等幾大系統,可實施信息化種植控制,追溯種苗繁育過程,實現播種、催芽、配肥、物流、灌溉等機械化流水線作業。”貴陽農投集團蔬菜良種繁育中心相關負責人、技術員謝關福介紹,自投產以來,中心累計完成育苗2000多萬株,主要品種為辣椒、茄子、瓜果等,先進的設施設備和現代的管理技術,讓中心實現一年四季均可育苗。

              在此過程中,現代農業的發展,也讓傳統農民變身產業工人,奮勇投身鄉村振興新征程。

              正在忙著為幼苗合盤的何永菊是臨江村的村民,已在中心培訓工作了一月有余,很快適應了自己“產業工人”的新身份,干起活來十分熟練。“我家就住在附近,在這里上班不但能學到農業技術,也不耽誤照顧家里,一個月干下來能賺上好幾千塊錢。”在何永菊和同事的忙碌中,一株株優質種苗不斷育成,送往全省各地的種植基地。

              在宅吉鄉現代山地高標準農田里,同樣也是一幅熱鬧的農忙景象。遠遠望去,幾臺耕地機械在平整的高標準農田里轟鳴作響、來回作業,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足準備。

              宅吉鄉現代山地高標準農田試點項目是開陽縣和貴陽農投集團聯合實施的“沃土計劃”項目,已建成5200畝,包括2600畝核心示范區和2600畝輻射高標區。

              “通過建設現代山地高標準農田,耕地由原來的3426塊歸并為233塊,耕地坡度由原來的10至25度降至5度以下,可全程機械化耕作。改造后,耕地質量大幅提升,可實現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畝均增收500至900元,耕地的抗災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一談起高標準農田帶來的好處,項目負責人華成祥打開了話匣子。

              得益于農業現代化的助力,去年,開陽縣特色農業增產增效明顯,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8.86億元,增長4.7%。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復耕復種撂荒地、整治冬閑田等,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菜籃子”供應充足,“富硒”名片越擦越亮。

              與此同時,開陽縣突出試點帶動,全面深入推進農村“五治”,強化“五類村莊”分級分類管理,穩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促進鄉風文明。

              聚焦現代農業,推進鄉村振興。開陽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村宜居、農業提質、農民增收,鄉村振興道路越走越寬。

            游客在開陽體驗滑翔傘。

              D盤活旅游資源

              帶動旅游經濟“火起來”

              3月以來,開陽縣禾豐鄉上千畝油菜花競相綻放,成為一片金色的花海,空氣中彌漫著油菜花香,油菜花海和青龍河構成“玉水金盆”之景,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賞景游玩。“在這里拍照,出片率超高,還能玩滑翔傘從空中賞花拍花。”前幾天,貴陽游客鄭紅英和幾個朋友到禾豐鄉攝影,對“玉水金盆”贊不絕口。

              春風送暖,百花盛開,正是踏青好時節。開陽縣以十里畫廊為踏青賞花行的圓心,半徑輻射到玉水金盆大地藝術景觀、水東鄉舍溫泉民宿、南江花谷景區、云中君滑翔傘基地、星悅田園精品度假酒店等看點玩點,開啟空中賞花、深度賞花、體驗賞花全新玩法,提升了人氣與流量。

              其中,開陽縣推動文化、旅游、體育深度融合發展,引進落地云中君滑翔傘基地,讓游客能夠乘滑翔傘翱翔在十里畫廊上空,俯瞰兩岸美景,體驗驚險的空中之旅。

              開陽縣文旅局局長翟宇鳴介紹,開陽縣充分利用賞花資源優勢,策劃舉辦賞花踏青主題活動,以“賞花+”模式為主線,推動農文體旅多方位深度融合,運用好賞花流量帶動周邊旅游,逐步建成集旅游、文化、休閑、美食等為一體的多功能融合型賞花線路經濟消費圈。

              旅游發展既要“流”量,也要“留”量。為讓慕名前來的游客留下來、住下來,開陽縣大力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全方位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水東鄉舍正是開陽縣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助力旅游產業化發展的探索成果之一。該項目依托南江大峽谷、十里畫廊景區旅游資源,挖掘水東文化潛力,引進市場經營主體,創新水東鄉舍“三改一留”開發模式,建立“622+1”利益聯結機制,將閑置農房打造成充滿鄉愁的田園民宿,實現農戶受益、村集體增收、平臺公司和投資方盈利共贏的目標,推動鄉村旅游向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

              目前,水東鄉舍又推出2.0版本——大巖溫泉山居樣板區,采用組團式的打造方式,非常適合40人以下的小型聚會。“在功能上增設溫泉,加上室外餐廳、燒烤等,讓游客有更好的入住體驗。”貴州水東鄉舍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津桃說。

              去年,開陽縣實現旅游總收入71.2億元,接待過夜游客42萬人次,游客人均消費1040元。這樣的“成績單”更加堅定了開陽縣大力推進旅游產業化的信心和底氣。

              開陽縣將充分發揮水東文化、山水田園、地熱資源三大優勢,以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目標,完成水東文化脈絡梳理,全力推進十里畫廊農文旅產業園項目建設,啟動大地藝術谷景觀提升及留香溫泉街區配套基礎工程建設,積極打造更多旅游熱點。同時,挖掘縣域露營資源,依托農耕文化體驗園打造野奢露營體驗目的地,分散布局一批臨水、依山、觀田、賞林的露營打卡點,開發垂釣、星空、野趣、溯溪等特色業態,提供更加多樣化、差異化的空間體驗。

              當前,旅游已成為開陽的一張靚麗名片,基本形成以花海美景、富硒美食、避暑漂流、民宿酒店、非遺體驗、美麗鄉村等為特點要素的旅游產業業態。隨著旅游產業的加快升級,開陽縣以康養度假為路徑的旅游產業化未來可期。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 文/圖

              編輯:李華瑩

              統籌:胡家歡

              編審:劉文強

            激烈的又无码的黄色网站,免费日本黄网一级片在线视频,天天操视频网站入口,欧美一级a人与一级A片在线
                1. <bdo id="9u30u"><address id="9u30u"><big id="9u30u"></big></address></bdo>
                    <option id="9u30u"></option>
                    <track id="9u30u"><source id="9u30u"></source></track>